大码头镇:校地共建 点亮非遗创新发展之路

更新时间:2024-12-03 08:30:57 人气: 作者:广饶发布 纠错/删除

近日,大码头镇与山东艺术学院联合开展“艺·码乡行”校地共建活动,通过开展非遗追光主题公园墙体彩绘、参观非遗产业化基地、开展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形式,让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了解非遗。

“我们通过非遗体验了解到老粗布如何编织,针线如何穿插,通过这种学习可以更好地提升我们设计的质量。”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学生孙琰栩说道。

“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能够让他们把平时在课堂里学到的艺术理论知识,运用到真正的创作实践中来,同时通过这种产、教、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大码头镇建设美丽乡村。”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辅导员李瑞雪说道。

大码头镇非遗产业众多,但传统的非遗技艺往往局限于特定的工艺和表现手法,难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近非遗,大码头镇积极探索本地非遗与现代文化生活的连接点,通过与山东艺术学院开展校地共建活动,在文创设计、产品设计、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非遗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通过和山艺的合作,我们非遗产品的丰富性上得到了很大提升,比如在老粗布的产品设计方面,我们引入了二十四节气的元素,生产出二十四节气主题的四件套床单。同时我们用老粗布做抱枕、抽纸盒、胸针,打开了我们产品的新市场。”大码头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刘青说道。

近年来,大码头镇立足非遗产业丰富的资源优势,共联共建,变单打独斗为联合制胜,成立非遗产业联盟,为非遗项目成长提供品牌培育、生产指导、政策指引、市场营销等全链条服务。当前,已孵化芦花飞雪等商标品牌8个,成立非遗工坊、支部领办合作社,引入文创公司,新上产业链项目等10个,非遗产品年销售额8300万元,吸纳就业2200人,人均年增收8000至30000余元。

热门攻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