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聚焦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实“蓝色粮仓”

更新时间:2024-09-14 12:36:03 人气: 作者: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纠错/删除

近年来,东营市坚持把海参作为渔业“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强化政策扶持,突出科技支撑,扩大养殖规模,注重品牌建设,推动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全市海参养殖面积达17万亩、年产鲜参1.1万吨,已成为继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之后又一重要的海参养殖基地。

图片

好苗种,是海参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提高海参种质优良性和苗种生产稳定性,东营市瞄准海参新品种培育,依托当地龙头企业,联合鲁东大学、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等专家团队,成功培育出“华春1号”“鲁海2号”海参新品种,并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新品种具有耐高温、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的特点,目前已推广至3万亩。

海参好不好,养殖是关键。黄河口附近海域营养盐丰富、天然生物饵料繁多,为海参养殖提供了天然便利条件。东营市采取池塘为主、工厂化为辅的“接力”养殖模式,先后实施高生物活性刺参生态养殖产业化示范、黄河三角洲刺参池塘养殖度夏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突破海区环境高效健康养殖、池塘生物敌害生态防控等关键技术,在保证海参品质的基础上提升养殖效率,海参亩产量稳定在120—180斤。

图片

产业链整合是推动海参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东营市注重海参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以海跃水产、渤海口海洋食品等核心企业为主导,多家海参养殖户为依托的“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链,通过统一品种、管理、收购、包装和营销等方式,实现了产业链整合和优化。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加工企业发展,以即食海参、淡干海参、拉缸盐海参加工为主,同步开发海参粥、海参多肽等多种预制菜和保健品,年加工鲜活海参5000吨,进一步拓宽了海参产业的发展空间。

图片

好市场离不开好品牌。东营市高度重视海参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倾力打造了“黄河口海参”品牌,注册有“景明”“渤海口”“海跃尚品”等商标8个,入选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成为东营市海参产业的亮丽名片。

图片

下一步,东营市将加快海参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步伐,做足特色、做优品质、做强融合,推动海参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为建设“蓝色粮仓”打造强劲“蓝色引擎”。

热门攻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