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雁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在兴宁市工业园区开展年产4000吨微细电磁线技改扩产项目。
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是早期入驻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的企业。
红禾朗(兴宁)电工有限公司临时租赁园区厂房先行投产,今年可完成2.3亿目标产值。
保仪生态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综合型涉农企业。
兴宁市做大做强工业园区主平台,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竞争力。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兴宁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持续改善工业园区软硬环境,从加强队伍建设、做强产业主平台、做大园区经济总量、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等方面加力提速,不断增强园区承载力、竞争力,努力实现园区企业运行稳中向好,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兴宁市“百千万工程”迈向新高度。
建强基础 提升承载能力
对制造业等企业而言,厂房是开展生产的必要保证。自从兴宁市工业园的标准厂房建成后,许多入园企业的发展因此驶入“快车道”,红禾朗(兴宁)电工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在临时租赁的园区厂房内,红禾朗(兴宁)电工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生产。“今年的目标产值是2.3亿元,目前来看可以达成这个目标,而这些产值都是在园区租赁的临时厂房内完成的。”该公司经理刘丹青介绍道,2022年,该公司投资项目在兴宁动工以后,兴宁市工业园管委会根据企业的诉求,为企业提供标准厂房租赁,让他们可以边生产、边建厂房,使企业大大缩短了投资周期,降低了投资风险,增强了盈利能力。
记者了解到,兴宁市近年来已完成12.26亿元投资,分三期陆续建设兴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整体城镇化(标准厂房)项目,并将其命名为兴宁·天河创新产业园。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共有38万平方米,可容纳30多家中小微企业,为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便利条件。其中孵化中心、人才驿站能为中小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园内已有14家企业进驻,另有多家意向入驻企业正在洽谈。
除了标准厂房的建设,兴宁市工业园区近年来还围绕“产城融合、区域一体”的发展架构,以“七通一平”为标准,不断加快主平台融湾载体建设。目前,园区内“六横六纵”市政路网已基本建成通车,建成日处理万吨污水处理厂、220KV变电站。叶塘安置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首期、二期已建成安置房1608套并交付使用,三期项目(A、B区)正在加快建设中,卫生院、小学、幼儿园、智慧园区、商业项目正在谋划建设,产城融合配套设施将逐步完善。
“我们将抢抓‘苏区融湾’政策、广州天河对口帮扶、省工信厅产业主平台机遇,积极谋划项目资金,加快安置区三期(AB区)、园区智能化等项目建设。”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还将进一步加快申报兴宁市叶塘产城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园区绿化、亮化、美化环境,创建园区标准厂房星级物业服务园区,升级改造园区污水处理、供排水系统,持续完善园区综合配套设施,做强主平台承载力。
做大总量 汇聚发展动能
走进广东金雁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在园区管委会的帮助下,我们有信心完成技改扩产的目标。”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园区管委会正与该公司全力推进广东金雁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微细电磁线技改扩产项目。“项目首期计划建设年产4000吨微细电磁线生产线,租赁园区厂房总占地面积约87亩,计划总投资1.75亿元,2024年计划投资3800万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的主要生产设备已完成招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厂房签约、厂房修缮改造、设备采购、电力设计和必要的第三方评估等工作。
为了进一步做大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园区管委会正全力扶持金雁电工、辰浩医疗、凯闻生物等15家规上企业增资扩产,着力培育保仪生态、火牛哥科技等8家企业上规。加快红禾朗、赐裕鞋业等19家企业在建项目投资,保障界电新能源、华峰三维等项目尽快动工。同时加快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加大园区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力促意向落户园区的冠华科技、翰德泽信等项目落户。此外还进一步加大征地拆迁和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力度,利用国家开发区目录公告审核政策窗口期,重新修订园区详规和环评,增强园区发展竞争力。
抢占先机 发展特色产业
2022年8月,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在梅州兴宁产业园区内揭牌,规划占地面积约800亩,总投资约50亿元。它是一个以医疗器械制造加工、产品研发、物流仓储为主体,辅助配备健康服务、综合配套、贸易物流、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是广东省第五批生物医药产业唯一的创新服务重点地区。
作为早期入园的医疗器械企业,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自入驻以来,就得到了专人专岗辅导、全程无缝跟踪服务。“从项目落地开始,就有专人全程跟进,协助我们准备各种审批资料,帮助我们快速高效通过注册检验、技术审评、行政许可等流程,取得多张产品注册证,产品迅速投产,顺利上市,抢占了市场先机。”该公司负责人称赞道。
为加快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兴宁市工业园管委会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省心、用心、诚心、耐心、暖心的服务体验。通过发挥“省药监局与梅州市政府、兴宁市政府共建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作用,用好“三重”政策,让企业在注册检验、技术审评、行政许可等流程上更加便捷高效,节省时间和精力,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不断走深走实。
据统计,今年以来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新注册医疗器械企业4家,新引进嘉琪科技、君丰医疗、丹旺医疗3家企业落户。推动在兴宁注册公司的医疗器械企业,共取得Ⅱ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3 张、Ⅰ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证13张。
优化服务 厚植发展沃土
“用工一直是困扰我们企业的问题,特别是订单量大的时候,工人更是紧缺。在向工业园管委会反映后,相关部门很快就帮我们缓解了这个压力。”广东省赐裕鞋业有限公司人事主管吴雅竹说。
作为一家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赐裕鞋业的用工需求一直都十分大。为此,园区管委会专门召开会议研究,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协助企业创新招用工模式。通过利用人才驿站,会同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企业到各个乡镇去举办招聘活动,并协助企业解决员工住宿、交通等问题,获得了企业的赞誉。
作为落户园区十多年的资深企业,保仪生态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综合型涉农企业。但因生产链长、资金需求大、回收周期长,造成资金一时难以周转,公司的成长遇到了资金瓶颈。工业园管委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与企业做好对接,搭建起了政企银对接桥梁。
“管委会了解情况后,积极到公司开展调研,组织了几次政企银对接活动,最终促成了我们跟农商银行,以及省农担的合作,帮我们切实解决了资金问题。”该公司总经理方一说,相关部门的协助,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地高效运转,企业今年的营收、产值也保持了稳定增长。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优化服务,管委会建立了“一企一专员”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并联合统计、科工商务、招商等部门,建立起每月经济分析研判会议制度。同时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成立产业基金和金融服务公司,并加快出台《梅州兴宁产业园区关于进一步加大实体经济扶持力度的若干措施》。此外还进一步加强“政校企”合作,支持社会中介“招工”,多措并举全力解决企业用工、用地、融资服务需求,增强企业发展“助推力”。(记者陈思杰 特约记者钟思婷 摄影吴腾江)
广东金雁电工科技股份有
一直以来,独山县税务局
清代外国船员墓群8号墓
为进一步做好冬季安全生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民
11月28日上午,珠晖区政协
为切实提升农村地区交通
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11月29日上午,全区重点项
刺梨粗生易管,多生长于
为关心关爱计生特殊家庭
一泓清水绕荔乡,水清岸绿
11月29日上午,阳光暖煦,带
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11月29日下午,区委书记魏
“喂,110吗?我停在楼下的
近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我县
松岗海归岛内部空间。11
揭牌环节为分会领导班子
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交
为期一个月的南岳区2024
近日,台山市林业局、台山
11月28日,2024年全区重点
脚步丈量促长效
近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
图为政策巡讲会现场。时
本年以来,黄埔街公共卫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