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

更新时间:2024-11-01 17:00:09 人气: 作者:铭铭 纠错/删除

在《三国演义》的原著里面,刘备有过一个叫做刘封的养子,可是却在刘备面前被斩杀,很多人对于他的印象,都在于刘封当时驻守上庸,关云长被吴国魏国联合夹击败走麦城,想向刘封乞求援兵却被刘封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的理由拒绝发兵。

刘封

关羽最终势力单薄突围被俘遇害,再加上刘封助手孟达反魏,这才使得刘备对刘封痛下杀手,但是真的历史里面真的是这样吗?

在真实的历史里面刘封的死因是和小说有出入的,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封原本是姓寇,有一身好武艺,刘备看中了他这一点,于是赐名皇姓,收为养子。

当时刘备军队已经占领了汉中一代,蜀将孟达从江陵占领了房陵郡还有上庸郡。但是孟达是原来刘璋的部下,后来投降的刘备,这让刘备对他很不放心,于是叫刘封当作主将,孟达为副将镇守上庸等地。

此时的关羽正在进攻樊城,要求刘封孟达派兵协助,但是刘封考虑自己利益,找了个借口拒绝协助,这里和小说出入很大,关羽此时并没有败退而是占据主动。

但是随后关羽由于刚愎自用,导致不但没有讨伐成功,反而被东吴偷袭了后路,最终兵败被俘而亡。刘备对此悲愤不以,他将怒火迁怒在了没有率军援助的刘封和孟达身上。

孟达看见关羽遇害,感觉大事不妙,直接带着他的军队前往投奔魏国去了。刘封知道了这个消息,急忙带兵去追,可惜的是刘封有勇无谋,孟达知道他要追击,埋伏在半路,打了刘封一个措手不及,刘封大败而归,孟达则扬长而去。

这让刘备非常恼怒,要治刘封的罪,但是刘封身为他的义子,还是有些下不去杀手,可是丞相诸葛亮却直接要把刘封推出去问斩。刘备虽然十分不忍心,但还是让诸葛亮照做了。

这是为什么呢,当时丞相负责监管法治,所以刘备还是要尊重诸葛亮的决定。还有更加深层次的意思,刘备刚刚登基称帝,朝中分为两派,一派是早就跟着刘备南征北战的部将,还有一派是原本就是蜀中的投降刘备的官员。

这两者谁也瞧不起谁,经常吵架,诸葛亮为了平衡两者关系,采取狠厉手段斩杀刘封,意思就是说,如果祸乱朝政,皇帝的儿子也不能免罪,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这下大臣们都敬服了。

此外,刘备刚刚立了亲儿子刘禅为太子,而刘禅生性软弱,难堪大事,而义子刘封手握重兵在外,一旦刘备死后他对皇位另有所图,后果将不堪设想。

诸葛亮正是深知这一点,此时刘封有罪,刚好可以找个借口把他除去。刘备也是非常明白这一个道理的,尽管他非常不舍,还是忍泪将刘封推出了门外问斩。刘封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但是他有自作自受的一部分,如果他不拥兵自重,不营救关羽,或许将来有更大发展也说不定。

在诸葛亮的一辈子里,他只对三个人下过黑手,关羽、魏延和刘封。在这三个人里,下手下得最狠的应该就是刘封了。在蜀汉冤死的人的传记,《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里,刘封赫然排在首位。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原来是罗侯寇氏的儿子,长沙刘氏的外甥。刘备到荆州的时候,还没有可以继嗣的儿子,于是就收其为养子,改姓刘。这个时候,刘备就有让刘封将来接替自己的事业的意思。

刘备的眼力是很准的。他看人用人在三国时期是非常有名的。他提拔任用的人员,一般都能够各尽其职。他以刘封为继承人,说明刘封其人身上有让他欣赏的地方,可以在他死后,带领蜀汉集团的文武完成他的匡扶汉室的愿望。

刘封也没有辜负刘备的希望。史书上记载,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当刘备取西川的时候,刘封才只有二十多岁,在刘备的培养下,是年轻一代的将领。在随同诸葛亮、张飞率军入川增援刘备的战役里,刘封表现出众,攻无不克。益州平定后,刘封被封为副军中郎将。

后来孟达取上庸,刘备怕孟达独自难以成功,专门派刘封从汉中顺沔水而下,统帅孟达的军队,一起进攻上庸。取下上庸后,又升迁刘封为副军将军。这个时候,刘封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军了。

谁知道后来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要求刘封、孟达支援,刘封、孟达以上庸刚刚占领,怕出兵有失,拒绝了关羽的命令。后来关羽覆灭,刘备听说刘封、孟达不去支援关羽,十分气愤。孟达一怕刘备怪罪,二是与刘封发生冲突,干脆投降了曹魏。然后写信劝降刘封,遭到刘封拒绝后,孟达领着曹魏的援军赶走了刘封,夺取了上庸。

刘封逃回成都后,见到刘备。刘备责怪刘封和孟达不和,欺凌孟达,造成上庸之失,而且关羽危难的时候又不去救援关羽。这个时候,诸葛亮出场了。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现在看这段历史,刘封之死完全是诸葛亮制造的一起冤案。刘封死非其罪,而且他的死给蜀汉的未来带来了一丝阴影。

首先说刘封救关羽这件事。当时,刘封虽然占领上庸,但是,上庸的当地土著申耽、申仪都是势逼投降,心意难测。而且他们的实力并没有损失。如果轻易出兵,难免会出现问题。后来他们的反复背叛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刘封不去支援关羽是说得过去的。

而孟达叛变,并不是说是因为刘封的欺凌,更多的是怕刘备追究不去支援关羽的罪责。从这里看来,不去支援关羽的主谋是孟达。刘封是孟达的上司,他指挥孟达去救援关羽,孟达不去,刘封身为主将,自己又怎么离开上庸去支援关羽?刘封哪会不恼火呢?与孟达发生冲突在所难免。

因此,以这两个罪名杀刘封实在是说不过去。而诸葛亮的理由才更是奇葩。他顾虑刘封刚猛,刘备死后难以制御。这就考虑的太长远了。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诸葛亮已经在考虑刘备死后的问题了。

当时,蜀汉第一代的将领随着关羽的死亡,已经慢慢凋零。第二代的将领只有刘封、魏延。诸葛亮肯定是在将来的朝廷占一个文官首位的位置。但是,如果刘备一死,诸葛亮手无兵权,那对他是极端危险的。

其他人都好说,诸葛亮都可以制御,就只有刘封是一个难以制御的人。刘封作为刘备原定的接班人,才能过人,且武力出众。这样一来,诸葛亮就根本不可能象他后来托孤时那样大权独揽。所有的反对诸葛亮的人都有了主心骨,不利于诸葛亮施政。

为了将来蜀汉的团结统一,为了将来全体人员都听从诸葛亮的指挥,诸葛亮劝刘备杀了刘封。刘封一死,蜀汉再也没有能够制约诸葛亮的人物。刘备托孤之时,先用话逼住诸葛亮,让他灭了篡位之心。然后让李严分权管军事,但是,李严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轻易的被诸葛亮压倒。如果刘封在,他代替李严,蜀汉就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了。

可惜,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劝告,错杀了刘封。在刘封死后,他明白了一切,可这个时候他就算是痛哭流涕也无济于事了。

刘封之死,不但使得蜀汉白白损失了一员杰出的、忠贞不二的将领,也使得新一代的将领失去了方向,更使得未来诸葛亮失去了制约,以他不足的将略去浪费北伐的机会。可以说,刘封之死,给蜀汉带来的有形无形的损失是无可挽回的。

热门攻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