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眠街道南演社区:制作“景泰蓝” 感悟非遗之美

更新时间:2024-08-22 08:44:58 人气: 作者: 纠错/删除

图为掐丝珐琅非遗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项道友老师正在讲解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月20日,桐城市龙眠街道南演社区举办了一场“传承中华文化,感受非遗之美”掐丝珐琅制作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同时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活动中,应社区邀请的桐城市掐丝珐琅非遗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项道友细致地为孩子们讲解掐丝珐琅这一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大家围坐在一起聆听,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一古老艺术的好奇与敬畏。

“景泰蓝”制作环节,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全神投入到创作之中,在项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掐丝”和“点蓝”两个最为关键的技术。纤细的铜丝在手中弯曲、扭转,逐渐变成一个个精美的图案轮廓;五彩的珐琅釉料在笔尖的蘸染下,均匀地填满图案空隙,最终创作出炫目的工艺品。

图为孩子们正在家长和社区志愿者的帮助下开展掐丝珐琅手工制作。

“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我和孩子一起描线、掐丝,合力完成了郁金香掐丝珐琅手工作品,这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提升了我们的亲子关系。”学生家长郜见情说。

大家经过精心制作,一枚枚独具匠心、美轮美奂的掐丝珐琅作品便诞生了。这些作品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生动体现。

图为孩子们正在展示自己创作的掐丝珐琅手工作品。

谈及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项道友说:“我们非常注重拓宽非遗文化传承的渠道,例如今天的活动,就是让非遗文化进社区的一次有益实践,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制作掐丝珐琅,让非遗文化得以活态传承。我认为要让非遗文化能够在社会层面活起来、传下去,除了我们手艺人本身,还需要社会公众更广泛地了解和支持。” (汪立  郑锦  王正飞)

热门攻略排行榜